在辽东半岛的地理版图上,大连与庄河虽相距约 200 公里,却因物流网络的日益紧密,形成了牢不可破的经济联系。大连到庄河的物流线路,作为连接东北腹地与黄海沿岸的关键通道,肩负着区域资源流通、产业协同发展以及民生保障的重要使命,其发展状况与未来潜力备受瞩目。
大连至庄河的物流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。丹大高速、沈大高速等交通干线的建成,极大地提升了运输效率,将两地的通行时间从过去的 4 小时缩短至 2.5 小时以内。与此同时,铁路货运作为补充,为大宗商品的运输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选择。近年来,随着冷链技术的不断进步,生鲜农产品、水产品等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货物运输量逐年递增,这也推动了多式联运和专业化运输车辆的广泛应用。
当前,大连到庄河物流线路已构建起 “当日达”“次日达” 的分层服务体系,能够满足普货、冷链、大件等不同类型货物的运输需求。以庄河的特色产业为例,草莓、蓝莓等农产品借助前置仓布局和动态路由规划,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 24 小时快速直达,不仅有效降低了损耗,还切实增加了农户的收入。此外,部分物流企业还推出了 “门到门” 的定制化服务,精准满足了企业对成本控制和时效管理的精细化需求。
尽管物流效率在不断提升,但山海相间的复杂地形仍然对运输的稳定性构成挑战。比如,庄河北部山区在冬季常常受到降雪影响,导致部分路段通行受阻;而夏季的台风季节则可能对沿海公路造成短暂的冲击。另一方面,随着庄河临港产业带与大连自贸片区的联动发展,两地的物流需求已从传统的货物运输向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转变。如何高效整合仓储、分拨、报关等各个环节,成为行业实现提质增效的新课题。
在 “双碳” 目标的引领下,新能源物流车已逐步投入大连至庄河的干线运输,部分中转场站也引入了光伏发电系统,以降低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。值得一提的是,无人机配送在庄河的部分乡镇已开展试点,为偏远地区的 “最后一公里” 配送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。
展望未来,随着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、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以及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,大连到庄河的物流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,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